一個人的自助旅行 04-2013
伊斯坦堡
位於土耳其西北部,地跨Bosphorus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兩岸,分別為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而歐洲部分又由天然港口金角灣分為南部的舊城和北部的新城,它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兩個大洲的大都市
聖 蘇菲亞清真寺 有1500年歷史了,以巨大的圓頂聞名,外表高高豎立了4根宣禮塔
在1935年成為博物館了
聖 蘇菲亞的希臘語:上帝的智慧,在16世紀前是最大的教堂,後來被塞維亞主教堂奪冠
就在藍色清真寺的正對面
聖蘇菲亞清真寺 永遠都是滿滿的人潮大排長龍等待入內參觀,數了一下約有500人,嚇人耶
我放好行李步行3分鐘就抵達了,一見這景象就放棄了
此時已有一 位土男約30,他從地毯店踏出,一直搭訕…問安、那兒來的、第一次來嗎…
羊完全不理會,他卻仍說他剛下班,要陪我到藍色清真寺為我作響導
我直接告之,我已婚也沒錢付你費用,請你去找別人吧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l=藍色清真寺
因為室內有數萬的磚塊色彩是藍色的而被稱之藍色清真寺,由蘇丹哈邁德一世建造就以他的名命之
難怪這一站的電車站牌就叫Sultanahmet
藍色清真寺和聖蘇菲亞教堂之間的廣場=阿密廣場(Sultan Ahmet)有大草坪、各種花木園景,此廣場是古代競技場的所在地,曾經是古代四輪馬車比賽的場地和拜占庭市民生活的中心
一路上那隻蒼蠅粘著不走,我先進入後院參觀,在人行道上種滿了美麗的鬱金香,真的很美忍不住多拍了幾張
公元390的Dikilitas方尖碑,由古埃及的尼羅河運來的
方尖碑基部有四面圖案,我背後的圖案是Theodosius I狄奧多西一世
算了一下,哇已有1623年歷史了
這是土耳其傳統的一種熱飲,由蘭花球莖提煉出粉加水或牛奶煮成加糖與玫瑰水及肉桂粉,但現代也許是以麵粉代替吧
喝來像濃湯,非常的熱,在冷天中是不錯的飲料
那隻蒼蠅也買了一杯並且搶著幫我付,但我堅持不要,乾脆強連他的也付了共6里拉,請他閃開去找別人吧
終於打發走了
伊斯坦堡處處都有騙子,千萬要小心喔,例子:
1男生被邀喝飲料結果被強迫付了一萬多台幣才脫身
2許多騙人的擦鞋童在老外旁假裝掉了鞋板,而老外總是會熱心的幫他們撿起,這時擦鞋童就說為了要感謝免費幫擦鞋
然後就獅子大開口,很多德、英、法、美都上當,一位英國女生住土耳其她的部落格寫的很清礎…
3我的鄰居去年在土耳其旅行一個月,他買了煙草帶回家,打開一看居然是乾草混乾香料,被商家掉包了,氣的他說再也不去土耳其
哈哈,總之出外旅行在這些不誠實愛敲觀光客惡名的國家要自已小心
藍色清真寺,擁有6根宣禮塔,一般的清真寺只有2根,較大規模則有4根,本來只有麥加清真寺配得6根宣禮塔
當時的顎圖曼帝國卻強要6根,後來為了平息反對聲音就捐贈了1根給麥加的大清真寺
個人認為宗教的要旨是不該如此在意建築
TARIHI OSMANLI糖果小販
這麼艷麗的色彩,是人工色素吧
土耳其新娘來此拍婚紗,她仍包著回教徒的頭巾,只是變化為白色頭巾藏在頭紗下
藍色清真寺門前的噴水池,到了夜晚變幻了各種色彩的水柱,很驚艷
下集PO出夜景
熱心的土耳其人,他說要幫我拍照,我本來怕他搶了相機而拒絕,後來見他是全家福,跑了和尚跑不了廟,當下才放心了
同是回教國家,伊斯坦堡男女穿著打扮與交往都開放許多,不像摩洛哥仍保持著傳統與保守
第二日由此小門 進入藍色清真寺參觀去
內部大庭院
也是要排隊,但比起對面的聖蘇菲亞清真寺好許多,而且是免費的
每個人都要披上頭巾
哇,藍色的磚佈置成好素雅又有氣質的內部
超大的吊燈低垂在大廳中(吊燈四周設有圍柵所以淨空)
可惜的敗筆是實在太多的遊客了,應該控管一下人數
長廊天花板也很簡潔,個人喜歡不華麗的教堂
清真寺外面有一些擦鞋童,他們的擦鞋台都是黃銅,很漂亮
後來我被叫著擦鞋,厚~羊鞋是麂皮如何擦,真是睜眼裝瞎子
他又說可以可以,我直接說我沒有錢,他才作罷
準備到附近的地下水宮去,剛好一輛電車緩駛而過,車身有很可愛的卡通,一下讓人忘了是在回教穆斯林國家,真是無法將它們串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