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0   Day3

德里位於北印度是僅次於孟買第二大城市,人口1675萬。

是僅次於孟買的印度第二富裕城市,擁有18個億萬富翁和23,000個百萬富翁。德里的人均GDP排名印度第二。

 

公元前6世紀以來,德里就有人居住。歷史中德里一直是各個王國的首都,包括德里蘇丹國蒙兀兒帝國

所以德里有許多古蹟。尤其是德里的舊城區過去長期為蒙兀兒帝國的首都

印度獨立以後新德里成為首都。但隨著城市的擴張,也有了環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問題

維基

昨天向住宿經理訂了德里包車一日遊。一車30美元。結束後我們每人給司機小費台幣100元

 

《印度3》北印新德里包車一日遊行程- 金三角自助遊Day 3

今天早餐有大份的煎蛋,咖哩飯,薯餅,果汁,咖啡,茶,香蕉…服務生非常的好,幫我們拍照與聊天

彩繪老師很棒都同意我,一同給小費《印度3》北印新德里包車一日遊行程- 金三角自助遊Day 3

吃飽飽要展開了印度探索古文明之旅,以金三角之旅的第1角=首都德里開始更可快速一窺印度文化

 

司機到住宿接我們後,路線是以遊客的意見為主,我以地圖規劃的,先到了紅堡 Red Fort外牆很破舊, 門票400r。

司機和多人都建議有參觀阿格拉的紅堡即可,所以我們只在外參觀

印度共有三大紅堡,分別是德里紅堡(Red Fort)、阿格拉堡(Agra Fort)、法第普爾·希克利(Fatehpur Sikri)勝利宮

這次我們參觀了阿格拉和勝利宮,真的很精彩

 

 LINE_ALBUM_113410甘地陵,賈瑪清真寺,早餐_240517_10.jpg

賈瑪清真寺  門票300r  Jama Masjid 進入要脫鞋, 寄放鞋也要付費

 

LINE_ALBUM_113410甘地陵,賈瑪清真寺,早餐_240517_14.jpg

賈瑪清真寺興建於1650-1656年。蒙兀兒帝國第五代皇帝沙賈汗泰姬陵和對面的紅堡的興建者,下令修建了這座清真寺。

修建這座清真寺使用了5000名工匠,歷經7年建成-維基

 

LINE_ALBUM_113410甘地陵,賈瑪清真寺,早餐_240517_15.jpg

賈瑪清真寺外牆以紅砂岩建造的。塔頂用白色大理石材質,這次到金三角發覺許多建材都是以紅砂岩和白大理石為主

 

 附近有月光市集Chandni Chowk和香料市場 Khari Baoli亞洲最大。

我們預計移到最後一天去逛市集,否則一逛市集肯定半天就秏完了

今天是包車就先去遠的景點囉

 

LINE_ALBUM_113410阿格拉森階梯井_240607_18.jpg

彩繪老師也很會擺姿勢喔

 

LINE_ALBUM_113410阿格拉森階梯井_240517_9.jpg

阿格拉森階梯井 建於14世紀 Agrasen ki Baoli是免費古蹟

它座落在繁華的市中心一條小巷內,諾特廣場附近的海利路,是印度指定保護的古跡

階梯井是用黃砂石建造,由地面向下挖建,南北60米,寬15米的歷史108台階的蓄水池

2015年因其出现在印度巨星阿米爾汗(Aamir Khan)主演的電影而出名,現在很多印度人也慕名前來

其實看過月亮階梯井後,就會覺得這兒是小兒科,月亮井也是因為電影

《蝙蝠俠:黑暗騎士:黎明昇起》Dark Knight Rises(2012)

在月亮井取景露天監獄造成熱門景點

2024年6月19日新聞報導德里天氣40高溫,熱極了,目前都缺水,引起市民抗議中

 

 

LINE_ALBUM_113410阿克薩達姆廟(不給拍,不收費,没進)_240526_1.jpg

阿克薩達姆廟是世界第二大印度廟。要進入參觀的規矩非常的嚴格,連手機相機都不可帶入這圍牆

建物是以粉紅色砂岩和義大利卡拉拉大理石造,蓮花形花園有234 根雕刻華麗的柱子、九個圓頂和 20,000 個偶像 148頭大象雕

 

 

LINE_ALBUM_113410阿克薩達姆廟(不給拍,不收費,没進)_240526_3.jpg

阿克薩達姆廟  Akshadham Temple,此處不准拍照,物品要寄放,左邊項目是要寄放的,安檢非常嚴格

經過了總統府  Yindia Gate 和拉傑夫大道Rajpath Rd 

 

《印度》新德里包車一日遊行程- 金三角自助遊Day 3

 印度門 India Gate仿法國的凱旋門,建於1921年,初稱為全印戰爭紀念碑(All India War Memorial),

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三次英國-阿富汗戰爭中為大英帝國犧牲的9萬名印度士兵,門磚上刻了其中13300名死者的名字

 

 

 

LINE_ALBUM_113410古達明納塔(600盧比)_240517_22.jpg

古德卜高塔建群700R=267台幣,圓頂大門裝飾著紅石和白色大理石、格子石屏風,展示了土耳其工匠的非凡工藝。

這是印度第一座在建築和裝飾中採用伊斯蘭建築原則的建築

入口拱門上的銘文特寫,Alai Darwaza,由 Alauddin Khalji 建造

 

LINE_ALBUM_113410古達明納塔(600盧比)_240517_32.jpg

古德卜高塔是印度最高的宣禮塔。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磚砌尖塔,1993年列為世界遺產

建於1192年是一個刻有阿拉伯語銘文的古代伊斯蘭建築

以紅砂岩和大理石為主,高72.5米,379級台階。

以前遊客可以登上古達明納塔眺望周圍風景。

1981年停電導致塔內漆黑一片,塔內的多名遊客蜂擁一團,導致45人喪生,多數是小孩

從此停止了登塔

 

 

LINE_ALBUM_113410古達明納塔(600盧比)_240517_35.jpg

古德卜高塔建群,此處原本沒有許多建築,是因為許多後來的統治者,包括TughlaqsAlauddin Khalji 英國人都增添了建物

 

 

LINE_ALBUM_113410古達明納塔(600盧比)_240517_39.jpg

建築群中的清真寺大門遺址,Quwwat-ul-Islam Mosque 伊斯蘭教的力量清真寺,是德里的第一座清真寺

建於西元 1193 年由 Qutb-ud-din-Aibak ,

以紀念他對拉其普特人的勝利

 

 

 

 

LINE_ALBUM_113410古達明納塔(600盧比)_240517_43.jpg

古德卜高塔Qutb建築群中,Quwwat ul-Islam清真寺遺址中的迴廊柱,

柱子上有複雜的石雕 - 印有印度教圖像的印度教柱子

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印度有許多不同的宗教,維基說稱印度為=宗教博物館

 

 

 

LINE_ALBUM_113410古達明納塔(600盧比)_240517_46.jpg

穹頂內部

古德卜高塔是作為勝利塔而建造,以慶祝穆罕默德·古裡(Muhammad Ghori

於西元1192年由當時的總督戰勝拉傑普特國王,成為馬穆魯克王朝的第一任蘇丹。

這高塔也標誌著穆斯林在印度統治的開始

 

 

LINE_ALBUM_113410古達明納塔(600盧比)_240517_16.jpg

伊瑪目扎明墓

 

 

LINE_ALBUM_113410甘地陵,賈瑪清真寺,早餐_240517_19.jpg

德里街上到處是嘟嘟車,多數司機還是很可愛,昨天回程叫一台車時司機開價150被我反問為何我來程是搭100。

他馬上羞著笑說可以100,我笑著說他不乖亂開價,旁邊的司機也跟著大笑

 

 

LINE_ALBUM_113410甘地陵,賈瑪清真寺,早餐_240517_21.jpg

在印度幾乎每天都要看到行乞者,當紅燈時車子停下就有人前來。

左上角圖中,行乞的女士是很兕呢

右邊的女士拿著刷子表示清潔車窗換得一些錢

明知不要給,但這次印度行仍然忍不住給了好幾次

 

 

LINE_ALBUM_113410甘地陵,賈瑪清真寺,早餐_240517_25.jpg

甘地陵(Raj Ghat)紀念碑, 位印度首都新德里,1948 年 1 月 31 日甘地的遺體被火化

1948也是以色列復國的日子

甘地是印度的國父,他一生中都在爭取印度脫離英国殖民的政治家。 

 

 

 

LINE_ALBUM_113410甘地陵,賈瑪清真寺,早餐_240517_30.jpg

Raj Ghat 第一座紀念碑是獻給聖雄甘地的,1948 年 1 月 31 日

黑色大理石平臺升起,以紀念他的火葬地點

 

 

 

LINE_ALBUM_113410胡馬雍陵伊薩汗墓(600盧比)_240517_1.jpg

牛在印度是聖牛,但為什麼街道上總是見到牛兒吃垃圾?

中天新聞的YouTube上有看到許多印度神牛吃垃同時也吃下許多塑膠袋,作了手術取出可觀的垃圾

 

 

 

LINE_ALBUM_113410胡馬雍陵伊薩汗墓(600盧比)_240517_3.jpg

前往有名的胡馬雍大帝陵[蒙兀兒第二代帝王]

1857 年 9 月,英國人威廉,霍德森在胡馬雍陵墓俘虜了最後一位莫卧兒皇帝和他的兒子們

 

 

 

LINE_ALBUM_113410胡馬雍陵伊薩汗墓(600盧比)_240517_9.jpg

胡馬雍陵 Humayun's Tomb-門票600R

可能是天氣熱吧,這兒的狗兒總是在睡覺,看到狗兒總是想念可愛又頑皮的英鬥約書亞

 

 

 

LINE_ALBUM_113410胡馬雍陵伊薩汗墓(600盧比)_240517_20.jpg

 伊薩汗墓 Isa Khan Tomb 很美

貴族伊薩·汗·尼亞齊 (Isa Khan Niazi)的陵墓位於印度德里的胡馬雍陵墓群內

陵墓呈八角形,主要由紅砂岩建造,建於 1547 年至 1548 年謝爾·沙阿·蘇裡 (Sher Shah Suri)統治時期

伊薩汗清真寺位於陵墓西側,與其他建築一起構成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胡馬雍陵墓群

維基

在這兒遇見工作人員,態度很好,讓我一度以為他要小費。結果是我太多心了,唉! 在印度不得不提防呀

 

 

 

 

LINE_ALBUM_113410胡馬雍陵伊薩汗墓(600盧比)_240517_25.jpg

胡馬雍陵 建於1570年,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東南郊亞穆納河畔。

此陵是蒙兀兒帝國創始人巴卑爾之子,帝國第二代君主胡馬雍及其皇妃的陵墓。

胡馬雍陵是伊斯蘭教印度教建築風格的典型結合,並為印度第一座花園陵寢,

著名的泰姬陵也是以此為範本所建。

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維基

 

 

LINE_ALBUM_113410胡馬雍陵伊薩汗墓(600盧比)_240517_29.jpg

胡馬雍陵 Humayun's Tomb 全景,這座以伊斯蘭教+印度教建築風格的花園陵寢是日後的泰陵以此為範本呢

過幾天去泰姬瑪哈陵再作比較吧。

這是太太為先生建的。而泰陵是先生為太太建的,都是對另一半的思念之情,

世間有情人不一定可以白首偕老

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

莫卧兒皇帝胡馬雍在位 1508–1556 年

1947年8月,在印度分治期間,胡馬雍陵成為穆斯林移民到新成立的巴基斯坦的主要難民營,

這些營地開放了大約五年,不僅對廣闊的花園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而且對水道和主要結構也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

 

 

 

 

LINE_ALBUM_113410胡馬雍陵伊薩汗墓(600盧比)_240517_34.jpg

園中一棵高大的樹木,好翠綠,看了馬上消暑

也要感謝英國人有幫忙修復

寇松勳爵在1905年4月寫給妻子的一封信:“你還記得胡馬雍的墳墓嗎?

我修復了花園,挖出並重新填滿了水道,整個地方恢復了原始的美麗

 

 

 

 

LINE_ALBUM_113410胡馬雍陵伊薩汗墓(600盧比)_240517_38.jpg

胡馬雍陵 Humayun's Tomb 坐北朝南,墓中有一個內巴蒙式的方形水塘,陵墓內種有棕櫚絲柏等植物,

主體主要採用帶有濃郁印度風格的黑白色大理石及紅砂岩為建築材料。

胡馬雍陵的主體建築矗立於一開有壁龕基座上,高24米的正方形陵墓,陵體的四周是四扇綫條柔美的圓形孤門,

陵墓頂部是一個以白色大理石雕成的半球形體,圓頂上竪著一支金屬小尖塔,這是典型的伊斯蘭教建築特色。

胡馬雍陵另一特色是其拱門及窗戶上皆雕有極為細密的格紋和幾何圖形

四月上旬天氣就熱到羊要撐著傘^^  * 傘是老師從台灣帶來的

 

 

 

LINE_ALBUM_113410胡馬雍陵伊薩汗墓(600盧比)_240517_44.jpg

木斯林男生也很會擺POSE

 

 

 

LINE_ALBUM_113410胡馬雍陵伊薩汗墓(600盧比)_240517_45.jpg

胡馬雍陵往樓上的入口,羊也要擺一下POSE

 

 

 

LINE_ALBUM_113410蓮花寺_240517_2.jpg

蓮花寺 Bahai House =巴哈伊禮拜堂 (晨曦堂)免票 -

這是巴哈伊教(大同教) 這信仰是信上帝,但不信三位一體。

“對上帝的紀念就像雨水和露水,賦予花朵和風信子新鮮和優雅,使它們恢復活力,使它們獲得芬芳、歡愉和新的魅力。”
-巴哈伊著作

 

 

 

LINE_ALBUM_113410蓮花寺_240517_7.jpg

蓮花寺 Bahai House 這禮拜堂強調了,祈禱在個人和社區生活中的重要性

“激發天主信仰及其宗教的根本目的是維護人類的利益和促進人類的團結,並培養人與人之間的愛和團契精神。”– 巴哈歐拉

 

 

 

 

LINE_ALBUM_113410蓮花寺_240517_16.jpg

蓮花寺,1986年建成,現在成為最多人參觀的景點,免票,要安檢皮包

我們在印度常被當地人要求拍合照

 

印度有五座簡塔曼塔天文台 Jantar Mantar。過幾天要去參觀齋浦爾的天文台,今天就放棄德里的。

因為:

齋浦爾的簡塔·曼塔天文台是印度最重要、最全面、保存也最完好的古天文台,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遺産 。

該天文台位於印度拉賈斯坦邦的齋浦爾)

如果沒包車的話,一天不可能走這麼多景點的。

天氣又熱,坐上冷氣車實在舒服。

可惜司機不夠熱情,但他也是很盡責,我們仍然給合理的小費

明天就要往粉紅之城齋浦爾,也是我最期待的城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住在英國的黑臉羊 的頭像
    住在英國的黑臉羊

    黑臉羊遊歐洲

    住在英國的黑臉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