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8 4/15
今天去了最期待的泰姬瑪哈陵後,前往阿格拉紅堡 Agra fort→賈瑪清真寺+市集 Jama Masjid
把阿格拉的世界遺產三處都走完了
阿格拉
距離首都德里約230公里。160萬人口是北方邦第四大人口城市,印度第23多人口。
冬季溫和濕潤、夏季炎熱乾燥,以穆格萊美食聞名。。
黃金時代始於蒙兀兒王朝,阿格拉在1526年至1658年期間一直是蒙兀兒帝國的首都。
在蒙兀兒王朝統治下,阿格拉成為學習、藝術、商業和宗教中心,現為旅遊城市
擁有三處世界遺產:泰姬瑪哈陵、阿格拉古堡以及法泰赫普爾西克里。
阿格拉與德里和齋浦爾組成經典的北印金三角旅遊線路。
入口第一大門,整座城堡外觀很雄偉,外牆高20公尺,十分堅固
此堡是用紅色砂岩建造又稱紅堡
我正走在護城河上的橋樑
我們從泰姬瑪哈陵過來很近,位於西北 2.5 公里而已
阿格拉紅堡 Agra Fort和德里紅堡和勝利之宮法特普斯克利齊名,稱之北印三大紅堡
阿格拉紅堡是蒙兀兒四代皇帝們居所,直到十八代皇帝後,1638年遷都到德里為止
堡內入口檢查門票和安檢
阿格拉堡門票 650-50=600R=230台幣 (有泰陵的門票可折扣50R)
第二道門
紅堡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它的建造與使用歷經蒙兀兒王朝的阿克巴、沙賈汗、賈漢吉爾、奧朗則布等皇帝。
城門和城牆為阿克巴大帝所建,結合了印度和中亞波斯的建築風格 ~ 維基
1565年由莫臥兒帝國的最偉大皇帝~第三代皇帝阿克巴大帝(Akbar the Great)興建
但最終由他的兒子接手於 1575 年完成
這座代表阿格拉市的歷史性堡壘,具有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覆習歷史:
莫臥兒王朝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王朝。
因統治者是有察合台汗國貴族血統、波斯-突厥化的蒙古帖木兒王朝
在第三代阿克巴大帝時期是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南亞,以及中亞的阿富汗等地
最後富不過四代~他的曾孫為止
導遊背後是第三座城門,站在這第二門看不到第一門,三個門彼此間不是直線,因為安全防禦的原因
阿格拉紅堡買票時,這位會中文的導遊前來主動推銷
因為現在是淡季,所以中文導遊費一人付387=150台幣,由他的解說後,更加清礎歷史和一些建築玄機~
我覺得非常非常值得
沿著城牆內的長坡往上走,外面護城河環繞有2.5公里km,此堡當初也是防禦堡,城牆高度21m保護著
他說這座堡也是有防禦性城堡,面積很大,目前向遊客開放的只有25%
Jahangiri Mahal賈汗吉里宮殿~ 前面有大遍的綠草地
特點有巨大的立面,蓮花護牆,雕花鑲板,突出的陽台,大理石壁龕,極具美感
大門上方有個小洞門是供灑花之用,以歡迎國王前來,當國王要進入時,裡面有人會打鼓,上面的人就開始灑花了(導遊說的)
由於去過泰姬瑪哈陵所以得知 Mahal瑪哈的意思是宮殿而非人名
最早是阿克巴大帝在1570年,為他兒子賈汗吉里而建的,所以取名Jahangiri Mahal=賈汗吉里宮殿
老師背後有一座巨大的 *洗澡桶 *在正門前的廣場上
- Jahangir的 Hauz(水箱)公元 1610 年 這巨大的水箱(hauz)用於沐浴
- 高5英尺,直徑8英尺,週長25英尺
- 邊緣外側刻有波斯文銘文,稱為Hauz-e-Jahangir=賈漢吉爾皇帝的浴盆
- 它最初是在阿克巴宮殿的庭院附近發現的。
- 公元 1843 年,被放置在 Diwan-e-Am 前面。
- 1862年,被轉移到公共花園(Company Bagh),但遭到嚴重破壞。
- 後來英國約翰·馬歇爾爵士將其帶回阿格拉堡並放置。這座宮殿以Hauz-e-Jahangir而聞名,
近拍導遊在水箱旁就可見沐浴箱的尺寸大小,這麼高,大家有沒想到如何爬進去洗澡?
又是如何下到澡盆內?
注意看~~ 澡盆側面靠近導遊的地方有三個台階
Jahangir`s bath tub 賈汗吉爾皇帝的浴盆是用一整塊花崗岩雕刻而成的
也就是第四個皇帝沙賈汗的爸爸的洗澡盆,導遊說三千公斤,我問如何運來的?
答案:大象
內部也有小台階,讓皇帝步下澡盆內洗香香
傳說當時盆內裝滿數千片玫瑰花瓣,皇后就沐浴在芳香的水中
進入Jahangiri Mahal賈汗吉里宮殿後,一入眼全是紅色的雕樑畫棟
主要是拉賈斯坦邦印度風的設計,石雕,橫樑,門拱都有雕刻
這兒又稱之跳舞的宮殿,美女們在中間廣場跳舞,第四代皇帝坐在裡面觀看
導遊說看樓上的窗口可得知第四代皇帝有幾個老婆
皇帝不允許老婆們下來看跳舞,只能在樓上窺看
又是一個風之宮模式
第一位建造者是阿克巴大帝,他是莫臥兒王朝第三個皇帝,也是印度最偉大的王,他喜歡紅岩建築
此處由阿克巴大帝的拉傑普特妻子(印度教)使用,同時是阿克巴大帝為他心愛的兒子Jahangiri 賈汗吉里建的(Mahal=宮殿)
賈汗吉爾宮也是阿格拉堡中最大的(Mahal=宮殿),後來孫子沙賈汗第五代王(建泰姬陵的王)喜歡白色大理石就將阿格拉堡某些地方改建白色
導遊特別說這些圖騰全是手工雕刻的,這一根柱子是一整塊完整的石頭
柱子上是刻伊斯蘭花,而上面是印度教的蓮花
賈汗吉爾宮是中亞建築風格與印度教傳統的完美結合
這座宮殿顯然大量借鑒了印度教元素,證明阿克巴雖然是穆斯林,但更喜歡印度教設計師和工程師
我們的服裝顏色與紅岩有搭配喔
內部可看見4百多年的歷史痕跡
導遊很認真的解說~ 這裡的花圖案上本來全部是黃金,但是後來被英國人拿走了
這前印度之旅後又去斯里蘭卡,當地人也都說不喜歡英國人因為當初被殖民
卻沒想到被殖民時,國家也有得到好處
近年香港2020年國安法後,因為過去被英國殖民過,所以英國免費讓港人移民到英國居住,也給很多補助耶
多讓人羨慕呢
四百多年前第四代皇帝的臥室,只有這棟是有空調房,古代版的冷暖氣如何操作??
* 在樓上操作,夏天灌下冷水,冬天灌下熱水
冷熱水由房子上方流下經過牆壁內可以降溫或加溫,然後沿著地上小溝流到凹洞
門口地上有一條小溝,直達一個凹洞下圖
小水溝排到對面的宮殿門口前的鐵柵處是凹洞
右邊小圖騰是宮殿內雕刻
水由房子上方流下經過牆壁內可以降溫,然後沿著地上溝流到這個凹洞,這凹洞下面又有藏1排水管
現在進入第四代皇帝房間空調房的內部,他指出前面房間一面牆壁是空心的,內部供冷熱水流下充滿在牆內
讓房間保持冷或熱的地方
到了這房間,說牆上與天花板本來都有黃金與各種寶石也是被英國人挖光了
哈,全都怪罪英國人,其實在英國人殖民之前也有被另國人侵入
這扇窗是大有玄機
* 注意這門上的窗~~如果不是導遊特別介紹的話,一般人走過~路過就算~來過,呵呵
跨過門後,看下圖
與上圖是同一道門與窗呢,羊跑進跑出多趟研究…
這面看來是密閉沒窗戶,為何是同一扇窗,原來機關藏在倉庫~
喔~~其實這面窗底下是空的,也就是上圖中的窗上方,是可通風的窗
一種移位概念障眼法
下次你們前來,就往這看似密閉的窗丟個銅板進去,就可見真章~ 哈哈
窗外下面有兩層防護城河,其作用:最外層是護城河,當時河中是有放養鱷魚
第二層護城地是放養老虎與大象,雙重防護
從這角度可遙見遠方的泰姬瑪哈陵~
從愛心窗口望著象徵偉大的愛情故事之建物~更加貼切沙賈汗的愛心
拉近泰姬瑪哈陵,雲霧中顯得更浪漫
參觀完Jahangiri Mahal賈汗吉里宮殿(紅色),往下一個白色宮殿
沙賈哈尼宮殿(Shahjahani Mahal,公元1628-35 年
此宮殿位於白色大理石 Khas Mahal和紅色的Jahangiri Mahal賈汗吉里宮殿之間,兩個不同時代主宮
因為莫臥兒第五代皇帝沙賈汗喜愛白色,就將原有的紅岩改造成白色大理石
是他在阿格拉堡最早的宮殿,其中一座八角塔是他晚年被兒子囚禁時遙望泰姬瑪哈陵
磚石和紅石的骨架結構都是白色的,塗有厚厚的灰泥,並繪有色彩繽紛的花卉圖案
整個皇帝宮殿過去的白色大理石是閃閃發光,Khas Mahal ,由五個九尖拱組成,支撐在雙柱上,外部由Chhajja保護。
從這兒入口去參觀喜愛白大理石的第五代沙賈汗皇帝的住所~
珍珠清真寺=Moti Masjid莫蒂清真寺建於 1646 年至 1653 年
阿格拉堡由原本紅岩加上白色大理石的外觀更美,要歸功於阿克巴大帝的孫子沙賈汗
他拆除了堡內的幾座建築,並添加了喜愛的白大理石建築,包含這座清真寺
連地面也全是白色大理石
進入後也可遙望亞穆納河畔的白色大理石建築~泰姬瑪哈陵
* 沙賈汗的長女嘉罕娜拉公主(Jahanara Begum Sahib, 1616-1681)住在這兒
這長女和次女都沒結婚,因為找不到門當戶對的人
旁邊有第二座小清真寺~ 米納清真寺mina masjid (小的清真寺)目前沒開放
旁邊穿過一道門與長廊後步下階梯,有個鐵網門,是個地道可通往泰姬瑪哈陵
這棟建物中間豎立牌子寫著 (Musamman Burj)穆薩曼塔~ 導遊說是茉莉花宮殿
之後孫子沙賈汗也選擇這兒為他心愛的妻子穆塔茲建造華麗的宮殿
它建於 1631 年至 1640 年間
進入參觀沙賈汗為心愛妻子(泰姬)建的宮殿
室內從牆面到天花板都裝飾有大量花卉和幾何圖案
導遊說以前這裡也都是鑲滿了黃金
近拍牆面的花卉圖案,說這上方有個洞是鑲一顆鑽石的
這裡是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的臥室,當時沒有門只有用簾子
這座四方形庭院,導遊說是後宮佳麗360個妃子的居所(另有四個老婆),共364,所以一年365天他只能休息一天
這裡只有王可來,不准男人進入,除非太監
北南東都有拱廊,庭院中央凹地是噴泉,另一邊以前有種葡萄,也釀紅酒
據維基說,沙賈汗是另有四個老婆沒錯,但沒提到360個妃子,另也有說他共娶了7位老婆,不知誰是正確的?
*這麼愛王后的人在妻死後建了著名的泰陵,也說要守諾言不娶,但事實是又娶了三位+(婚前另娶過一位)
(Musamman Burj)穆薩曼塔內部,此處靠近沙賈汗的私人大廳 Diwan-i-Khas
下方有一座八角形塔樓,也是沙賈汗日日眺望泰陵的地方
(Musamman Burj)穆薩曼塔內部有美麗的牆柱
這直立的柱子上花紋內是鑲有寶石的,被挖走了
(Musamman Burj)穆薩曼塔美麗的牆柱不同的花朵圖形
導遊拿出手機,照射一些鑲崁在牆內仍未被偷挖的珠寶
清礎可見一些珠寶被挖走的痕跡
八角塔是沙賈汗晚年被第四子奧朗則布(Aurangzeb) 囚禁的地方,由窗口他可以每天凝望著愛妻的陵墓,直到生命終結
晚年視力不佳時,他以鑽石反射來觀看泰陵
這位四子奧朗則布(Aurangzeb) 是有樣學樣,學老爸當年篡位,殺了三位哥哥
其實自古以來許多國家的宮廷都上演相同劇碼
外面的矮牆也是白大理石雕刻這麼美
上集泰姬瑪哈陵文,羊有介紹沙賈汗當初是如何對泰姬一見鐘情?
就是阿拉格堡內的市集
以前每個月都有商人帶著珍寶物品前來這市集販賣給王室人員
沙賈汗私人大廳 Diwan-i-Khas的拱門上方有破損的洞口
這可是特別保留下的證據 ^^
是當年英軍侵入時的槍彈孔~ 呵~
英國政府至今仍每年大批的金錢援助印度呢~
仍在賠償中
沙賈汗在這座建築群中度過了八年的監禁(公元 1658 年至 1666 年),直到去世
他的遺體被船運至泰姬陵埋葬
據說Diwan-i-Khas沙賈汗私人大廳前面曾有大理石噴泉和養著金魚的水箱
沙賈汗私人大廳Diwan-i-Khas,廣場上有皇帝的寶座
Diwan-I-Am 議事廳是皇帝向公眾和貴族發言的地方
建於 1631-40 年間,靠近 Macchchhi Bhawan。
大廳長 201 英尺 x 67 英尺,屋頂平坦,南北各有兩個拱形紅砂岩大門
正面有一個帶有九個大膽拱門的拱廊,大廳分為三個過道
雖然這棟建築是用紅砂岩建造的,但被沙賈汗塗上了白色的貝殼灰泥,因為沙賈汗喜愛白色的大理石
議事廳前廣場有印度的花栗鼠,我稱牠們為印度松鼠,跑來跑去不怕人,小女孩正在餵食
Diwan-I-Am 議事廳「 jharokha 」由大理石建成一個三拱形口,上面鑲嵌著寶石,被稱為「Takht-i-Murassa」(王座室)
這裡與皇家房間相連,皇室女士透過房間小洞觀看 Diwan-i-Am 的儀式,而外人卻看不到她們,與風之宮功能相同
下方的大理石稱為“Baithak”是向皇帝遞交請願書
據說,大廳裡以前有供貴族使用的銀欄桿,可以根據等級站立,柱子和拱肩的輪廓是用金子做的
近看圖案設計的很高雅漂亮
總共四位皇帝以此為首都而蓋了這座阿格拉堡,約不到2小時結束了行程~
總結~關於阿格拉堡的 10 個有趣事實
- 阿格拉堡是阿克巴建造的紅色防禦宮殿,後來孫子沙賈汗改建為白色宮殿
- 沙賈汗被兒子奧朗則布囚禁在阿格拉堡的八角塔(稱為“Mussaman Burj”)八年
- 現在遊客可以體會沙賈汗數百年前的從 Mussaman Burj 看到泰姬陵
- 遊客可透過阿格拉堡喬達拜宮殿牆上的縫隙看到泰姬陵
- 阿格拉堡仿照印度中央邦的 (Raja Man Singh Tomar) 1500 年建造的拉其普特堡
- 反過來,阿格拉堡也成為德里沙賈汗紅堡的模型
- 阿格拉堡的 Khas Mahal 是德里紅堡 Diwan-i-Khas 的模型
- 亞穆納河最初沿著堡壘筆直的東部邊緣流淌,皇帝在這裡有自己的沐浴河階
- 阿格拉堡的 Diwan-i-Khas 曾經是沙賈汗傳奇的孔雀王座,上面鑲嵌著寶石,包括著名的光之山鑽石
- 阿格拉堡的很大一部分被英國人改建為軍營,不對外開放,據導遊說有75%
今天清晨六點開始遊泰陵→ 紅堡→ 下一站去阿格拉的賈瑪清真寺
當地傳統市集~ 許多衣物等都是一堆放在地上,很亂~
多數都是婦女在採買,個人覺得阿格拉市容沒有齋浦爾美和整潔
四月上旬的天氣已經超熱的,當地人都買冷飲,但我實在怕怕,這次印度行完全沒喝過冷飲
只喝未開封的瓶裝水,忍住口慾
全程平安無事
超熱的天氣,所有的印度婦女都全身包的緊緊,真是佩服
和善的印度人,其實這趟旅行遇見的印度人都不錯!
只有第一天機場的大騙子,其他都是小事
要提防包車司機帶去餐廳和購物喔
前來印度要謹記他們的騙術,加上小心一些,就可全身而退
如同我去埃及惡名昭彰的開羅等觀光區,可拆招,全程沒被騙
還收獲滿滿,得到很愉快的旅行
抵達賈瑪清真寺了,外貌如此破爛,有些失望
賈瑪清真寺Jamma Masjid建1648年
由莫臥兒皇帝沙賈汗(Shah Jahan)獻給他最愛的長女賈哈納拉·貝古姆(Jahanara Begum)
這位長女也是照顧他被囚禁時期的起居
免門票
清真寺佔地 1200 平方米,結構的裝飾由浮雕和造型組成,主要採用紅砂岩製成,一部份鑲嵌大理石
寺的右側迴廊像是食堂,有許多人盤腿而坐用餐中
實在熱極了,草草參觀後就敗興而歸
印度的4月天氣對我來說,太熱了,逛完三個景就熱到意興闌珊
司機問還要去那兒? 答:想吹冷氣,哈哈
取消了小泰姬瑪哈陵 Itmad-ud-Daula和希坎達拉(阿克巴大帝陵寢Akbar's tomb) Sikandra
其實是對的,因為路上有塞車,回到德里已是晚上了